錢家營煙煤的CO、CO_(2)和O_(2)競爭吸附特性
【摘要】:為明晰煤與CO、CO_(2)、O_(2)之間的吸附規律,研究CO與CO_(2)、O_(2)在煤中的競爭關系,以錢家營煙煤為研究對象,基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(FTIR)的實驗結果,通過定量分析和分子單元參數構建的方法,構建錢家營煙煤分子晶胞結構(C_(1160)H_(860)O_(80)N_(20)),為驗證構建模型的準確性,利用量子化學計算模擬分子的紅外光譜,計算結果與實驗結果基本吻合。在此基礎上,采用巨正則蒙特卡羅和分子動力學方法,研究壓力(0~16MPa)、溫度(20~60℃)對煤吸附CO、CO_(2)、O_(2)的影響,研究結果表明:擬合的等溫吸附曲線符合Langmuir方程,在同壓力下,溫度升高CO、CO_(2)、O_(2)吸附能力越弱,在同溫度下,煤層埋深壓力與吸附量之間呈正相關趨勢,單一氣體CO、CO_(2)和O_(2)的吸附量大小為CO_(2)>O_(2)>CO,且CO_(2)能率先達到飽和吸附狀態;二元組分氣體的競爭吸附結果顯示,在低壓或淺埋深煤層,CO_(2)/CO的吸附選擇性有明顯優勢,隨壓力變化O_(2)/CO的吸附選擇性變化不明顯。CO_(2)的競爭吸附能力大于CO,隨CO物質的量濃度增加,CO_(2)的吸附量減少;在CO與O_(2)物質的量濃度之比≤1時,O_(2)的競爭吸附量大于CO,而CO物質的量濃度遠大于O_(2)時,CO的吸附量大于O_(2),所以CO物質的量濃度高,對CO_(2)和O_(2)的吸附能力起到抑制作用,換言之,在CO異常濃度較高的煙煤煤層,利用注射CO_(2)控制滅火的效果不顯著,所以還應控制工作面漏風量,以防CO脫附煤體,保證井下CO濃度在規定允許范圍。